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政府网站发展指引》自发布以来,遵循“集约共享,创新发展”的文件精神,全国各地正加速推进政府网站集约化建设和智慧化应用。截至2017年9月份,全国正在运行的政府网站29431家,其中,国务院部门及其内设、垂直管理机构政府网站1972家,省级政府门户网站32家,省级政府部门网站2501家,市级政府门户网站531家,市级政府部门网站15219家,县级政府门户网站2770家,县级以下政府网站6406家,较之两年前减少了5万余家。“重建设轻应用,重形式轻内容”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各地政府都在坚持问题导向,打破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上下功夫,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积极作为,真抓实干,让国民切实感受到“互联网+政务服务”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
建设网上政府,网站是“标配”。多年来,在各地区各部门的信息化建设发展中,政府网站顺应时代潮流,打下较好的基础,总体处于“合格达标”水平。但随着互联网不断迭代升级,公众对电子政务的要求越来越严格,要达到公众心目中“优质高效”的定位,政府网站还有不少提升空间。过去,由于资源分散、缺乏整合、力量不足,许多政府网站存在更新不及时、信息不准确、互动不回应、服务不实用等问题,沦为“僵尸网站”。去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政府网站发展指引》,对全国政府网站的建设发展作出规范,其中特别提到:加强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优化技术、资金、人员等要素配置,避免重复建设,直指一些网站建设“人无我有,人有我更多”的心态。此次北京市率先精简网站数量,对网上政务“提质增效”,是检验相关政策成色的一项重要举措,具有极为重要的借鉴意义和价值。
政府网站建设首先要有“集约共享”思维。
随着政府公共服务触网,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单位都建立了门户网站,这本是提高透明度的好事,但由于很多网站没有考虑实际需要,只是为了“装点门面”,导致网站数量泛滥,“有网站而无服务”;另一方面,各部门都开设网站,导致了“信息孤岛”“数据烟囱”等信息碎片化现象,比如被公众诟病的“奇葩证明”,就是因为政务信息不能共享,户籍、就业、生育、婚姻等信息分散,只能通过各种循环重复证明来验证真伪。面对这些问题,首先要将数量“集约化”,规定政府各部门、各单位只开设一个网站,所属部门、单位通过上级单位网站开展政务公开、政务服务、政务宣传等;此外,还要将信息“共享化”,要构建共享共用的全平台统一信息资源库,按照“先入库,后使用”原则,对信息统一管理,实现统一分类、统一调用、统一监管。
政府网站建设还要着眼于群众“获得感”,在服务质量的提高上下功夫。
说到底,政府网站是为了方便群众办事,但从国务院办公厅对政府网站的几次抽查情况来看,很多都只录入官方资讯,大众关心的政策信息和实用信息少之又少;还有网站没有专人运营和维护,办事界面和入口难找,互动不及时,且没有受过培训,对群众留言的回复也不到位。这就需要提高责任意识,从“学网、懂网、用网”的高度出发,致力于将其“给领导看”转变为“给群众用”,如搭建统一的互动交流平台,实现留言评论、在线访谈、征集调查、咨询投诉和即时通信等功能;另一方面,应该实现专人运营和维护,对电子政务平台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定期整理网友的咨询并答复内容,对有参考价值的政策建议按程序转送业务部门研究办理;还要引入民意监督机制和第三方评价机制,实现政务网站的持续提升。
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当前,除了政府网站,政务APP、微信公号等电子政务的发展也一片繁荣,但无论渠道和形式怎样扩张,电子政务的目标都应该是建成百姓喜闻乐见的沟通和办事渠道。就政府网站而言,在数量形式上瘦身,在服务品质上升级,才更符合大家对网上办事的需要。
大连公众信息产业集团是智慧城市建设与运营服务提供商,是以信息产业为核心、具有现代化企业管理机制的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承担单位。集团旗下大连百川高科技术发展有限公司专注于电子政务领域的软件与信息服务,多年来为各级党委、政府、人大、政协等单位信息化建设提供全方位的解决方案与服务,严格遵循《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政府网站发展指引的通知》(国办发〔2017〕47号)要求进行规划设计,同时提供敏感信息过滤功能便于政务舆情监测,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另外,对平台中的数据分析系统将利用大数据计算对各项数据进行全方位的统计分析和评估,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
百川公司一如既往专注电子政务领域不断创新研发,响应国家号召,深入解读国家政策文件,积极配合各地推进国家电子政务发展方式转变,提高电子政务集约化建设和管理水平,协助政府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坚持“成功源于共享,为客户创造价值”的理念,助力各级政府网站实现集约化建设和智慧化应用。